注意力不全過動症 ADHD / ADD

注意力缺損症候群(Attention Deficit Disorder,ADD),與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ADHD),是一種大腦及神經發展障礙。 患有ADD / ADHD的孩子會因為大腦的執行功能無法好好運作,所以會出現注意力不足、過動、衝動的特徵。

除了疾病名稱字面上的好動以外,過動症合併的症狀,包含:閱讀障礙、注意力不集中、組織能力偏弱、肢體協調度差、情緒控管能力不佳等問題。所以過動兒常常會讓周遭不清楚狀況的親友或師長覺得:上課不專心聽講、有問題也無法好好溝通、常與同學起衝突甚至打架、團體運動時也容易跟不上。

通常被大家簡稱為過動症的「注意力不全過動症ADHD」,其實是一種誤導!許多家長會覺得孩子只是頑皮好動,只是家長沒有適時制止,或是長大就會好了!其實問題不像表面上那麼簡單!


「ADHD過動症,是一種大腦功能失調的疾病!」

「注意力不全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 )」的疾病核心,其實是注意力不全(attention deficit),而非過動(hyperactivity),所以即使孩子沒有坐不住、好動的現象,僅是注意力無法被好好控制、看起來專注力不足、注意力缺失的現象,卻非常容易被忽略,甚至在成長過程中,會被家長及師長誤會「孩子就是不用心、不專心、不認真....」 而反觀「過動或是衝動(hyperactivity)」,因為有外顯的行為,所以,反而讓大人容易發現,進行治療與矯正。


注意力不全(attention deficit)也分為兩種!

注意力不全/缺損(attention deficit)的狀態,分為「篩選注意對象」,與「維持注意力」兩個方面。前者是無法對當下應該專注的事情提高注意力,反而被其他具有聲光刺激的事情吸引;維持注意力,像字面意思一樣,主要因素是無法長時間維持。

在目前研究中,過動症的發生約計有三個不同層面的原因:
1.過動症ADHD被證實有較強的基因傾向;
2.在孕期中,胎兒階段或生產階段,腦部受到血液循環、毒物、代謝、機械外力等多重方面的傷害,皆可能導致腦部的成熟速度遲緩,和過動症的發生有關;
3.雖然社會心理因素不被認為是過動症形成的根本原因,但會加重過動症症狀的表現。

**另外說明:目前確定以基因及環境相互作用造成的所導致的過動症,基因造成未必與遺傳有關,由於卵子與精子在結合時會因為多種因素而發生突變現象,所以尚未有較明確的說法來解釋ADHD 發生的原因。 在目前全球醫學統計上,過動症的發生有明確的性別差異:男童發生的比率是女童的3~4倍。

DSM診斷與統計說明:注意力不集中診斷量表的操作指導,描述情境為:容易分心的兒童,難以對“無聊”的事物保持專注力,但很容易被更"有趣"的事物吸引,例如,他們能夠專注於電子遊戲,但無法聽老師的話。

額外要提醒的是:有些孩子是對所有事物都無法提高專注力,這類狀況,則應該被診斷為注意力缺陷障礙(ADD),而非 ADHD。而ADD的孩童可能在大腦頂葉和顳葉的後部注意系統方面存在問題。

在神經生物學、遺傳學、醫學影像的進展中,醫學界對過動症患者的腦內狀態有了更深入的了解:過動症與大腦前額葉皮質層(PFC)的神經功能與結構相關。 在大腦神經迴路的醫學研究中,過動症患童與一般同齡孩童的差異,在大腦前額葉皮質層(主要在調節注意力、行為和情緒的控管),與右腦(主用於行為抑制)兩個區域存在明顯差異。

過動症是一種大腦及神經的疾病。
那跟一般人有什麼生理上的不同?

我們看到過動症孩童,通常是外顯在行為表現上的問題,但其實在大腦結構、功能、內分泌/激素三個部分,都有著明顯且明確的研究差異。

過動症是一種大腦及神經的疾病

A. 大腦結構不同

在2018年,美國衛生研究院資助的一項針對ADHD患者的MRI影像醫學研究(註一),也是史上人數最多的人腦影像蒐集分析(一共研究了多達1713位ADHD患者,比對1529名對照組)研究中發現:ADHD患者在依伏神經核 、杏仁核、海馬迴、尾狀核與大腦總體積,都較非ADHD患者為小。而兒童組的差異,也明顯較成人組為大。而杏仁核與海馬迴,正是負責情緒處理,與衝突/衝動抑制的區域。在此研究之前,人們僅觀察到ADHD患者的社會性互動行為,並未在生理結構上獲得證實。

ADHD患者的大腦的成熟或功能銜接的速度,較一般人緩慢約一到三年,且幾乎永遠無法達到非ADHD患者的成熟度。


註一: https://www.thelancet.com/journals/lanpsy/article/PIIS2215-0366(17)30049-4/fulltext

B. 大腦功能不同

在2010年發表於神經科學的研究發現:在2010年發表於透過多項腦內成像觀察顯示:過動症患者在大腦各區的血流量與一般人明顯較少,特別是在前額葉的大腦血流量(rCBF)減少,也代表著該區域的大腦活動較少。大腦前額葉負責的任務,包含計畫、組織、注意、記憶,與情緒反應(註二)。
研究證據還表明,過動與與功能失調的腦內連結有關,在靜態MRI造影中,ADHD患者在上述大腦活動減少的狀態下,還增加了某些部分的功能連結(註三)。
另一項研究中也顯示,過動症患童在大腦額葉皮質層和視覺處理區域之間缺乏連結。這讓ADHD患者在大腦處理信息的方式與非ADHD大腦明顯不同(註四)。

註二:https://www.jpn.ca/content/35/5/330
註三:https://bmcpsychiatry.biomedcentral.com/articles/10.1186/s12888-019-2031-9
註四:https://linkinghub.elsevier.com/retrieve/pii/S0006322309014152

C. 腦內神經傳導物質不同

大腦是一個繁忙的通信網絡,信息從一個神經元(腦細胞)傳遞到下一個神經元。神經元之間有一個間隙,稱為突觸。為了傳遞信息,突觸需要充滿神經化學物質傳遞,它扮演著大腦命令的信使,每一種都負責不同的功能。

ADHD 的關鍵神經遞質是多巴胺和去甲腎上腺素。在 ADHD 大腦中,多巴胺系統存在失調。例如,多巴胺太少,受體不足,或者多巴胺沒有得到有效利用。

註五:https://www.biologicalpsychiatryjournal.com/article/S0006-3223(11)00260-5/fulltext

是的!拉菲爾的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可以幫助您與您的孩子!

 是的!拉菲爾的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可以幫助您與您的孩子!

拉菲爾生醫集團,多國專利 - 相應神經調節療法,利用模擬神經傳導波的方式,強化腦內特定部位的血液灌流,讓大腦可以獲得重建的機會,逐步地恢復特定區域功能、分泌足夠的神經傳導物質與受體接收效率。
在以相應神經調節療法進行大腦發展補足,追上同期兒童且發展狀況平穩後,在早療的認知訓練、肢體肌肉訓練、語言訓練等早療項目的訓練,都可以獲得更進一步的提升。
這樣的狀況,就像是沒辦法控制油門跟方向的車子,用外力努力推動(早療訓練)就是一場辛苦的競賽.....,但是如果讓引擎恢復它原有的功能與作用,再有適時的訓練與教育,就能事半功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