弱視與弱勢?


台大醫學院博士 黃忠信醫師

 

一、弱視等於弱勢!

視力不良其實就是殘障,需藉助各種復健方法來復健,復健無效就需要用到殘障輔具---眼鏡來矯正,但是弱視與斜視者卻連輔具都幫不上忙。由於視力的不良,你不能開車,要上視障特殊課程,學校中學習上有障礙,出社會競爭力及機會也會降低,變成社會上的弱勢者。

二、何謂弱視?

簡單地說,弱視是指視力不良,經過眼科詳細檢查,既找不出器官上的問題,也無法用眼鏡矯正視力。弱視是大腦的視覺區,在發育過程中,沒有接觸到足夠的刺激,停止發育。因為它是發育的停滯,所以也無法靠手術或藥物來治療。

弱視的發生,兩眼或單眼都有,單眼弱視通常比雙眼者略多。據調查顯示,台灣區弱視人口在學齡前幼童有4.37%患有弱視,到一年級仍有2.5%,這比例算相當的高。

造成弱視的原因如下:
1.   屈光型弱視:由於高度遠視、近視或散光,看東西都不清楚,大腦沒有收到清晰的訊息,所以沒有辦法發育。這類病人佔大多數。
2.   斜視型弱視:有3%的小朋友有斜視,其中會造成弱視的,以內斜視佔大多數(約96.4%)。
3.   不等視型弱視:兩眼視差太大,造成一眼不看,只使用單眼。
4.   遮斷型弱視:由於先天性疾病,例如白內障,或外傷造成視覺刺激被阻斷了。
5.   不明原因:沒有上述之原因,但視力不良。

三、過去弱視如何治療?

目前西醫眼科對於弱視除了配鏡矯正外只能用兩種方法,一種是點散朣劑使好眼模糊來訓練弱視眼,另一種是遮蓋好眼強迫訓練弱視眼,或利用弱視訓練儀來訓練。這樣整天隨時都要遮蔽眼睛,而且訓練時間必須長達數個月、半年,甚至一兩年,學童之不方便、難受,在生活、讀書、運動及人際互動上都受到嚴重的影響,父母親陪同治療亦頗感煎熬,在身心上真是苦不堪言。由於學童的排斥、抗拒很強,治療的效果往往會打折扣,一旦超過了黃金期,效果就更差了,也因此造就了社會上至成年終身都仍為弱視的人們,成為終身不得解脫,亦造成生活極大不便的殘疾。如果是因為斜視而造成弱視,則目前認為只有開刀一途,但是否可治癒弱視,醫師也不敢保證。

四、弱視的新療法

這幾年在視力問題的研究上已經有了重大的突破。如弱視,眼科醫界都了解弱視是源自於腦部與神經系統的問題,但卻無從檢查,也無從由此治療。但最近的研究卻發現假性近視與弱視是眼球與神經系統的協調性出了問題,弱視者在腦波上即呈現與正常人不同的型態,而且可以透過腦波及神經電學儀器檢查來了解患者發生問題的癥結點,並利用相應神經調節(逆行性神經)協調作用(Antidromic Neuromodulation)的原理來加以治療,使失調的眼睛與神經系統功能得以恢復。

過去視力訓練常需耗費數月,甚至數年,還不一定有效果,最新的療法就完全根除了這些缺點,這種突破真可說是在眼科學及神經醫學上創下一個新猷。這種創新醫學療法的特色是療效快,而且治療方法既簡便舒適又去除了以往治療方式的痛苦,而且在初治療階段就可以見到顯著的效果,不必遮蓋眼睛,不必點眼藥水,一點也不會造成學童的不便,因此接受度很高。

弱視建議黃金治療期:3歲-6歲效果最佳;7歲以下、雙眼視差0.5以下的小朋友也可治療;8歲以上神經已定型,不建議再治療。


 

相應神經調節療法系列講座-「自律神經失調」←講座已結束,點此觀看現場錄影